深圳华旭以“家”为器 稳领智能水表乱世江湖
这个江湖有点乱。然而,乱“市”方出真豪杰。
以深圳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,智能水表这个稍嫌混乱的江湖已渐有整合之势。
有数字为证:到2006年12月止,其生产的“华旭牌”智能水表全球挂表量已超过200万套,单一最大用户北京顺义水司达12万多套。与华旭稳步占有市场的同时,近年,已经有诸多小厂家适应不了市场竞争,纷纷退出。
让人感兴趣的是:华旭何以在“乱市”中胜出,是花园式的工业园?是具备恒温条件的生产车间?是其深厚的研发实力?抑或其优质的售后服务?……
“这些都是原因,但我认为华旭品牌之所以能够独步江湖,最关键一点,是我们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支撑。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 深圳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有议淡淡一笑。
企业:想方设法给员工家的感觉
如何以人为本,给员工一个好环境,让员工有家的感觉,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,自华旭立厂之初,便被提到关系企业生存之本的高度。
宽敞洁净的员工宿舍,健身房、篮球场、网球场、乒乓球室,华旭给员工提供的“硬件设施”可谓应有尽有。董总告诉记者,为了让员工有一个好的环境,2002年,华旭投资上亿元建立了自己的花园式工业园。
华旭的员工99%都是外来务工人员,他们背井离乡,千里迢迢来到深圳。 “他们更需要家的温暖,我们想法设法去满足这种需求。”董总说。
采访中,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,足见华旭“造家”的功夫。华旭刚刚建厂是,一对来自贵州的年轻夫妻来这里打工,很快成为生产骨干,可过了不久,两人竟都隐约提出了离厂的想法。原来由于未说明关系,两人被分别安排到男女集体宿舍。企业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时,很快给这小两口分了一间夫妻房。从这以后,小两口工作比以前更认真,如今已经成为企业的元老。
“现在,我们这里所有的夫妻职工都住夫妻房,有人专门更换床单、生活用具,如同住星级宾馆,有些甚至把孩子都接来了。分居的已婚员工,家属探亲期间也安排住夫妻房。”董总笑着说。
员工:像对家一样对企业负责
企业想法设法给员工家的温暖,家一样的关怀,员工自然也就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,像对家一样对自己负责,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。
智能水表,作为一种计量工具、责任产品,一肩挑三方:水司、老百姓和政府。很多智能水表厂家之所以被市场淘汰,售后服务跟不上是重要原因。华旭科技在全国建立了60多个服务网点,在全国率先提出“4小时响应机制”,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四小时内上门解决问题。
去年冬天一个傍晚,北京的一个用户电话打到华旭的北京售后服务点,接到电话,工作人员小张便赶紧和伙伴开着售后服务车出门。谁知就在离这家用户还有近一公里的时侯,遇上堵车。时间一分一分过去,小张急得不行,想到用户正在家里等待,他告诉司机慢慢等,自己撒腿朝客户家跑去。待小张气喘吁吁的爬上客户所住的六楼,已是全身大汗。进了门,原来是客户使用不当造成的小毛病,三下两下问题解决。一口水没喝就下了楼。此时离接到电话还不足一个半小时的时间。事后,这家客户给公司发了感谢信,还主动当起了华旭水表的义务宣传员。
前日采访,记者见到了这个老家四川的小伙子。问起他为什么会跑步上门服务,小伙子的一席话让我对华旭的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去年春,他加入了华旭科技,一天晚上,说领导请他吃饭。他当时一头雾水,晚上稀里糊涂去了饭店包厢,一推门进去,便听到生日快乐的歌声。望着桌子上的大蛋糕,小伙子流泪了。原来公司每月都给员工集体举办生日晚会,这个小伙子家住四川农村,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给他过过一次生日,“我自己都不知道那天是我的生日,公司把我们当成家里人,你说我们能不对公司像家一样负责任么?”
一个企业,当所有的员工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家,主动去奉献自己的所有能量时,这样的企业怎会不成功?
市场:这样的企业产品我们放心
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成功的企业文化的支撑,反过来,成功的企业文化同样是企业占有市场的助推器。
前年墨西哥一位外商来华旭考察。公司的环境、设施、产品的品牌、质量、完善的售后服务,这位客商都很满意,可在是否签合约时,这位外商总是下不了决心,显得犹豫不决。直到他在公司的内部食堂观看完职工用餐之后,事情才有了转机。
原来华旭食堂设置了三个不同的菜系窗口:川菜、粤菜和面食。职工可根据自己的口味,选择不同的菜肴。看到华旭员工在洁净宽敞的食堂里吃着不同风味的食物,谈笑风声,这位客商提出要到企业食堂就餐,通过翻译,边吃边聊。一餐饭结束后,他立马找到公司老总表态,下午就签合同,发出感慨:这些员工在一起吃饭的样子就像一家人,公司对员工就像对家人一样考虑那么周到。
“一个职工以厂为家的企业,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放心。”
董总告诉记者,这个外商不仅自己现在成了华旭一个大客户,更对华旭海外市场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。“现在,他每次来华旭,必定指名要在我们的食堂吃饭,他说喜欢那种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。”本报特约记者余育章
|